https://api.vvhan.com/api/avatar/boy

技术博客分享

深度学习入门打好数学与机器学习基础,迈向AI进阶之路

如果把深度学习比作一座高楼,那数学与机器学习基础就是支撑这座高楼的地基。无论是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还是当下热门的Transformer模型,其底层逻辑都离不开线性代数的数据表示、概率论的不确定性建模,以及优化算法的参数学习。数学是描述深度学习模型的“通用语言”——线性代数帮我们处理高维数据结构,概率论帮我们应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优化算法则帮模型找到最优解。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线性代数的核心是用结构化的数字(标量、向量、矩阵、张量)表示数据,并通过运算提取数据规律。我

PythonFlask-使用-DBUtils-创建通用连接池

Python数据库连接池工具DBUtils使用指南:介绍了如何安装DBUtils及相关数据库驱动,详细讲解了创建连接池的配置参数和基本用法。文章包含连接池配置参数说明(如最大连接数、初始空闲连接数等),并提供了标准使用示例和Flask集成方案,展示了如何通过连接池获取连接、执行查询及关闭连接。还特别说明了在Flask框架中如何利用全局对象g管理数据库连接,实现请求级别的数据库资源管理。

Ubuntu-20.04手动安装.NET-8-SDK

我是在arm64的主控芯片的Ubuntu20.04中安装.net8 sdk的,采用安装.tar.gz压缩包的方式。我安装的是.net sdk8.0.413版,sdk安装包官方下载地址我的主板是arm64核心的,OS选: Linux,二进制文件选:Arm64,单击二进制文件下面那行中的“Arm64”即会自动开始下载dotnet-sdk-8.0.413-linux-arm64.tar.gz离线安装包。以下主要介绍二进制包手动安装 .NET SDK 的过程,主要包括​​。

梯度下降在图像算法中的应用从人脸识别到YOLOResNet的详细映射小白超详解

本文深入解析了梯度下降在图像算法(如人脸识别、物体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图像算法和核心模型(ResNet、YOLO);2)详解CNN结构及其工作原理;3)分步拆解梯度下降如何映射到CNN训练中,包括前向传播、损失计算、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4)提供PyTorch实战代码示例;5)总结常见误区。文章强调梯度下降通过优化CNN参数(如卷积核权重),使模型从"随机猜测"逐步提升性能,并指出框架自动处理高维计算的便利性。

基于Spring-Boot-Vue-3的社区养老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pring Boot和Vue 3的社区养老系统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养老服务痛点,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整合了养老机构管理、社区活动、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后端使用Spring Boot 3.1.4框架,结合MyBatis Plus进行数据持久化;前端采用Vue 3和Element Plus构建响应式界面。文章详细阐述了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优化策略以及核心功能实现细节,为智慧养老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了实践参考。

路由-下一跳-网关-两个不同网段的ip如何通过路由器互通

本文系统阐述了网络通信中路由、下一跳和网关的核心概念及工作流程。路由负责选择数据包传输路径,通过路由表决定转发端口;下一跳指明数据包传输的下一个直接相连的路由器;网关则是网络出口,负责转发不同网段的数据。文章通过具体实例详细解析了两台不同网段主机通过路由器互通的五步流程:源主机判断目标网段、封装数据包、路由器查询路由表并转发、目标主机接收回复、源主机确认通信完成。关键点在于:路由器是跨网段通信的核心桥梁,网关配置必须正确,MAC地址在传输过程中会重写而IP地址保持不变,路由表是转发决策依据。整个过程类比邮局

Linux权限以及常用热键集合

!<命令开头>:最近一次以指定字符开头的命令Linux严格意义上是一个操作系统,我们称之为核心(kernel),但是一般的用户不能直接使用kernel,而是通过一个外壳程序shell,来与kernel进行沟通。如何理解呢?从技术角度来说,shell的最简单的定义:命令解释器,主要包含:对比Windows GUI:我们操作Windows,不是直接操作Windows的内核,而是通过图形化接口,点击,从而完成我们的操作(比如进入D盘的操作,我们通常双击D盘盘符,或者运行起来一个应用程序)shell对于Linux:

农村小型灌排泵站远程监控的御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摘要:针对农村小型灌排泵站管理痛点,御控物联网提出端-边-管-云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工业级网关实现50+参数实时采集,结合AI预测和动态调频技术,实现远程集控、智能自控和故障预警。方案已在农业灌溉、城市排水等场景验证成效,可降低能耗30%,提升运维效率60%。未来将融合数字孪生技术,推动水务管理向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