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二
目录
计算机网络笔记二
计算机网络笔记二
bilibili王道考研笔记
文章目录
1. 物理层
1.1 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主要任务: 确定与传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 机械特性: 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采用的规则,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范围,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等。
-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接口部件的信号线的用途。
- 规程特性: 过程特性 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的关系。
1.2 数据通信

1.3 数据通信相关术语

1.4 三种通信方式
从通信双方信息的交互方式看,可以有三种基本方式:
- 单工通信: 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仅需要一条信道
- 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或接受信息,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需要两条信道
- 全双工通信: 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也需要两条信道
1.5 数据传输方式

2. 码元,波特,速率,带宽
2.1 码元

2.2 速率 和 波特
速率也叫数据率,是指数据的传输速率,表示时间单位内传输的数据量,可以用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表示。
- 码元传输速率: 别名码元速率,波形速率,调制速率,符号速率等。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所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可称为脉冲个数或信号变化次数),单位是波特(Baud) 。1波特表示通信系统每秒传输一个码元。这里的码元可以是多进制的,也可以是二进制的,但码元速率与进制数无关。
- 信息传输速率: 别名信息速率,比特率等,表示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二进制码元个数(既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
2.3 带宽
带宽: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是b/s。
3. 奈氏准则与香农定理
3.1 失真


3.2 奈氏准则

3.3 香农定理


4. 编码与调制
4.1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

4.2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

5. 物理层传输介质
5.1 传输介质及分类

5.2 双绞线

5.3 同轴电缆

5.4 光纤


5.5 非导向性传输介质

6. 物理层设备
6.1 中继器

6.2 集线器
